2023年,丹纳赫大动作不断:以57亿美金收购了蛋白质耗材供应商Abcam;将环境业务进行拆分使其成为独立上市公司Veralto; Cytiva和Pall完成重组,形成丹纳赫生物技术平台。这一系列的重大举措使丹纳赫业务完全聚焦在了生命健康领域。近期,丹纳赫宣布品牌焕新,更换了全新的品牌徽标。在近日正在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丹纳赫正式对外宣布了“创升中国”本土战略2.0最新版本。那么,本次丹纳赫品牌焕新与前期一系列的战略调整有何关系?“创升中国”本土战略2.0版较之前又有哪些改变?带着这些问题漳州风云特别采访了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
丹纳赫全球副总裁、中国区集团总裁彭阳
漳州风云:10月份,丹纳赫宣布品牌焕新。请问焕新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新Logo有着什么样的内涵?
彭阳:这是丹纳赫第六次来到进博会的现场,以全新的品牌形象参展。过去几年丹纳赫做了很多并购和拆分,至今为止,我们已经完全成为了一家聚焦于生命健康领域的公司,我们集聚了全球最先进的技术,聚焦于生物医药、生命科学、体外诊断这三大赛道。
新品牌的核心是“创新”。我们有一个承诺:“Innovation of the speed of life”,它表示我们希望能够根据生命的需求来不断变化地进行创新,希望为中国用户的健康需求创造出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疗法,同时,丹纳赫的产品也聚焦在这三个维度。
新品牌形象像加速度曲线,希望能有更多的动力加速赋能、加速链接。新徽标旗帜飘扬的动态形状设计,包含了很多紫色渐变的元素,表达出了丹纳赫希望在高科技的背景下可以带来更多人性化的温暖,给人一种未来品牌的感觉。
我们希望一如既往地服务于中国市场,也希望丹纳赫新品牌形象可以促进对中国市场创新的推动。
漳州风云:2022年丹纳赫全面启动“创升中国”本土战略,2023年,丹纳赫为这一战略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哪些成就?
彭阳:我们在2022年推出了“创升中国”本土化战略,这个战略简单来说就是希望能够在包含本土组织和文化的前提下在中国实现本土制造、本土研发、本土商业化,最终形成“飞轮”,并通过丹纳赫内部管理系统(DBS)推动“飞轮”加速度转动,把“飞轮”核心环节融合到中国本土的决策层,以便快速做出对中国本土市场的反应。
我们在2022年宣布了多个投资项目,例如在苏州投入过亿美金建立了丹纳赫新工厂,该工厂现已在10月份交付使用。在此过程当中,我们也在马不停蹄的向苏州工厂转移德国、日本、美国等全球各地的产线。接下来我们也会在研发和创新方面做更多布局,希望能提高本土化反应速度。
2023年最主要的成就是,一方面实现了众多产线转移。旗下贝克曼、徕卡、思拓凡等众多子公司都在2023年推出了从全球转移到中国生产的新产品;另一方面,我们也在过去两年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内部研发。本次进博会,我们推出了很多在中国首展、全球首展的新产品,例如徕卡的病理切片机、打印机、新试剂产品等,这些新产品都是内部研发后在今年面市;同时,我们也有很多外部合作,进行了开放式创新探索,截止到今年我们已经投资了超过10个新项目,这些外部项目和外部的初创企业,也是丹纳赫未来创新发展布局中的一环。
漳州风云:丹纳赫连续6年参加进博会,展商身份之外又多了一重投资商的身份。未来,丹纳赫在中国将有哪些重点投资布局?
彭阳:我们肯定积极地向中国投入更多资源,比如在苏州建立新工厂,同时,我们也在思考未来在上海包括其他的城市做更多投资布局,例如,今年在上海浦东投资了过亿人民币建立思拓凡科创中心。除此之外,还有在浦东金桥的工厂已经运营了30年,接下来可能会对其进行搬迁和扩增、扩建,这一动作也与一个新的投资项目有关。
当然,我们也在寻找与国内初创企业合作的机会,投资并购的想法也都在积极地探讨当中。同时,也希望与中国各地的生物制药产业园合作,帮助政府培养更多生物制药的人才,也帮助我们参与更多创新、投资。
漳州风云:持续改善是丹纳赫非常擅长的领域,“创升中国”战略的升级和下一步重点是什么?
彭阳:简单来讲,我们希望在“创升中国”2.0版本提出更多关于创新的想法。现在中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广“创新”,本次2.0战略其实是一个双引擎的创新战略,在外部,我们一直关注医疗机构的创新转化、在产业端与产业园合作建立创新平台;在内部,加大研发投入和内部初创企业的投资并购,同时我们也推出了内部企业家计划,希望通过内部金点子的开发,呼吁、培养出大批创业型人才,让创新文化在内部生根发芽。